莊子有一則「朝三暮四」的故事:有一個養猴子的人跟他養的猴子說:早上給你們吃三顆果實,下午給你們吃四顆果實,好不好?想不到猴子非常生氣,覺得吃的太少了。於是養猴子的人對猴子說:不然改成早上四顆果實,而下午三顆果實怎麼樣?結果猴子都很開心。

從前都只是將這則故事看成是莊子杜撰的寓言故事,那天在電視上看了《老師沒有教的事》,非常驚訝的發現「朝四暮三」確實符合動物的行動準則,甚至人類也有相同的行為心理。節目以小雞做實驗,當小雞啄綠色棒子時,機械會給小雞一粒飼料,而啄藍色棒子時,機械會給小雞五粒飼料。小雞很聰明的每次都啄藍色棒子,但是後來將機械調整一下,當小雞啄藍色棒子時,機械會延遲三秒再給小雞五粒飼料,其餘不變,這時小雞改去啄馬上給一粒飼料的綠色棒子,而不啄延遲三秒再給五粒飼料的藍色棒子。

專家指出這種只看眼前的特性,其實是具有長遠的演化歷史,在食物缺乏與競爭的狀態下,眼前能吃到的才算數,至於以後就不用多想了。或許動物身受本能制約的影響,那麼擁有理性的人類總該能跳脫這樣的機制吧!不過在另一個問卷的實驗提供了解答。第一個問題是:如果一年後給你一萬元,或一年又一天後給你一萬一百元,大部分的人都可以理性的選擇得到最大利益的一萬一百元。但如果是,馬上給你一萬元,或明天給你一萬一百元,這時大部分的人都選擇馬上得到一萬元,而不在意最大的好處。從這個問卷中得知,明天的好處是比不過眼前即刻的擁有,這和選擇「朝四暮三」的猴子是沒有差別的。

而在節目的另一個實驗是要受測者五秒內回答出「1×2×3×4×5×6×7×8×9」的數目,大部分的人猜的平均數是3百左右,但如果題目是「9×8×7×6×5×4×3×2×1」,大部分的人猜的平均數是6千多(正確的答案是36萬多),就連數學系的學生所臆測出來的結果也大抵如此。一開始出現較大的數字,確實會讓人誤以為所得比較大。因此「朝四暮三」在心理的感受上的確比「朝三暮四」來得多,所以說人類似乎也不比故事中的猴子高明多少!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店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